街口修车的小崔
文/姜苗林
【资料图】
早晨发现“三蹦子”前轮车胎扎了,这时才又想起街口修车的小崔师傅。放在过去,车胎扎了随便找个时间去修就行。现在不能等。
小崔是熟人。屈指算来认识他至少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了。现在只要去社区小公园遛弯儿,几乎天天都能见面。天天见面却不是天天都打招呼。他忙,整天弯着腰低着头,总有忙不完的活在等着他。尤其是早晨八九点钟,更是忙得不亦乐乎。我比他年长十几岁,过去打招呼的时候他总要客气一些,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回一句“哥,出去遛弯儿啊”。所以能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了。这回找他我也不客气:“三蹦子的车胎扎了,你给过去看一看?”
小崔正给一辆快递小哥的三轮电瓶车紧着螺栓。抬起头来问:“哥,很急吗?”
“急啊,中午还要接孙子呢。”
“那我一会过去看看吧。”
刚刚回到院子里,小崔已经骑着电瓶车从后面赶了过来。前车筐里装着他那一套修车的家什,另外又带了一个还没开封的车内胎。
过去修车可没有少找过他,也有几次是上门修的。车胎扎了不同于其它的毛病。要是推着车过去,费劲不说,车胎里面再有钉子,还不得把内外胎都扎个稀巴烂呀?这也幸亏是在街口上,要是换做其它地方,请都请不来。要不说人熟是一宝呢。
如今说起“过去”来,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。那时候上下班骑一辆“大观木兰”摩托车。也不知道怎么着,车子总是不断地出毛病。最头疼的就是车胎漏气。晚上下班看着还好好的,第二天早上车胎就瘪了。不得不赶紧跑过去找他。也是这样的场景,钳子扳子,再带一条车内胎就过来了。我那辆车的状况在他那里早已烂熟于心:“你的车内胎已经补过好几次了,这回还是换一条吧。省事儿还快。”就在楼下院子里三下五除二,不一会的工夫车胎就换好了。
小崔很会做生意的。周边骑车的人骑的都是轻骑厂的车子。那轻骑厂就在和平路上,两站地。厂子周围全是批发零配件的。他把常用的配件备好,应付眼前的生意。缺了货,这里拆卸着零件,他媳妇骑个车子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把配件买回来了。
若要再往前里数,最初的交集得有三十年了。小两口做的就是修自行车的生意,推着三轮车出个地摊儿。有了沿街房的时候,两人就在这条街上固定了下来。夫唱妇随,只要是修车的生意,无论大小都做。提供打气筒,后来有了电充气。凡是去打气充气的,总不能白用他的工具。三毛五毛的也是理所当然。虽说都在一个街上住着,小崔也总是客气一声:“打个气儿还拿什么钱啊。”可那工具设备都是用钱买来的,电也没有白用的道理。街口能有一家修车铺,想得又那么周到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
我那辆“大观木兰”摩托车早早地就送了人。后来退了休,也就没有骑车修车这档子事了。现在接送孙子上下学的事情又落在了肩上。买了“三蹦子”还是头一次扎了胎。不找他找谁呢?从自行车到烧油两轮的,现在又到三轮电瓶车,这修车的缘分一结就是三十多年。
小崔也是与时俱进。小两口应该就是周边的乡下人。当初来到城里面干的就是一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、靠力气生存的活。修自行车的时候也就是混口饭吃。后来摩托车多了,就自学技术。这修摩托车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活,只要肯学,没有学不会的。伴随着修摩托车的生意日渐好起来,就在这条街上扎了根。最近几年眼看着摩托车的生意日渐萧条,电瓶车的生意又好得不得了。那就再学。与厂家挂钩,在修车的门脸上也挂上了某某车的定点维修处。从自行车到机动车,再到触“电”,小崔也从街口的一个小地摊改成了租房子。租的房子不大,也就八九个平方,仅仅能放得下修车的工具和零配件。中午连个休息躺一躺的地方也没有。就在一把低矮的椅子上靠一靠。三十多年了,小崔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变成了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了。三十年的坚守靠的是诚实守信,靠的是勤快好学,靠的是脑子灵活。人缘越来越好,这根也是越扎越深。
忽然就想起认识小崔那么久,从来也没有见过他拉扯孩子的情景呢。就试探着问了一句:“你孩子——多大了?”
“就一个儿子上军校,毕业以后去了威海工作。”真是不聊不知道啊。时常也看到沿街门头房的生意人拉扯孩子,就是跟着大人一起过日子。孩子们就弄张书桌,在摊位前玩耍做作业。小崔的儿子应该也不例外,转眼大学都毕业了。
“前些年儿子就结婚了,他们小两口两地分居,一直也没有孩子。”看来这天下当父亲的都是一个心思。传宗接代是大事。
“为了这事,儿媳妇把济南教师的工作都辞了,也去了威海。总算是怀上了。”不用问,儿子儿媳妇都是有出息的人才。儿媳妇能放下优渥的教师工作去到威海,说明儿子的收入也不低。
“今年有了孩子。上个月回来刚刚过了满月。”这当了爷爷的,平平淡淡地说着。脸上不笑,心里也一定乐开了花。
“是孙子还是孙女儿?”
“是孙子。”
说话的工夫,车胎已经换好了。
过去,小崔的修车生意就是整个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。从儿子出生上学工作,就这样一天天走过来。语气中听得出是满满的自豪。三十多年来,小崔一直留着小平头,脸上总是挂满着笑容。如今穿一件品牌厂家提供的工作服上衣,带一副工作手套。还是那副瘦弱的样子,总以为他还年轻着呢,转眼也是当爷爷的人了。
想想自己儿孙绕膝。又想想小崔:“孩子离得那么远,一家人多不方便啊。”
“这不,我媳妇为了照顾孙子跟着儿子也去了威海。”
本来还想问问两口子养老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?媳妇都五十多岁了,按照通常城里人的情况,也到了该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了。本来还想问问这些年在济南是租的房子还是买的房子?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跟人家农村来到城市里打拼讨生活的人聊这些,有些矫情啊。只好顺着上面的话题说:
“咱们这些人都是为了下一代呀。以后又要经常麻烦你了。”
壹点号 畅叙幽情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关键词: